西电梁昌洪老师《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系列讲义(十六)
《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学的精神与方法》简介
通过讲述爱因斯坦和杨振宁等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人生历程和科学研究经历使青年学者能初步了解科学家们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此外,本课将在剖析科学大家的研究工作基础上介绍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它是一门人文与理工相结合的课程,希望通过本课不仅能够培养研究生们对科学研究正确的态度,同时也
希望能使同学们在将来的研究工作上获得一点帮助。
主要内容
科学的献身精神
科学的求实精神
科学的怀疑精神
科学的创新精神
科学的团队精神
科学的开放精神
毛泽东的矛盾分
析方法
华罗庚直接法
杨振宁的中西融合法
欧几里得的大演绎
笛卡尔的结合法
彭加勒比较法
费尔马的不等式世界
玻尔的互补原理
博弈论方法
Einstein的革命性思维
科学地发现自己第5讲科学的求实精神(2)梁昌洪2009.4.23上一讲我们初步讨论了科学的求实精神。开门见山,说明了科学的求实精神最简单,又是最难做到。我们身边的不求实现象随处可见。同时点明了:素质是科学求实的关键,科学家开普勒以高超的求实素质发现了行星的“椭圆”轨道。2.法拉第坚持求实发现“场”和“电磁感应”在近代物理史上,没有任何人比法拉第的求实精神更令人感动。法拉第(1791-1867).出身英国,自小家庭贫寒,父亲是一名铁匠。他仅上到小学二年级便辍学回家。12岁到伦敦布朗福街2号订书铺当学徒,也分送过报纸,正是订书铺的工作使他如饥如渴的攫取人类的知识,提高自己素质。法拉第法拉第在晚年回忆订书铺的七年,犹如上了七年(社会)大学。可见逆境是相同的而人不同,因而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大家都说,机遇降临在有心人的身旁。突然来临法拉第身边的机遇是―著名大化学家戴维(SirHumphryDavy1778-1829)要在皇家学院作演讲。戴维当时才35岁,他已名扬四海。28岁创立电化学,拿破仑破例向他授了勋章。29岁那年采用电解法他发现了钾、钠元素。30岁又分离出钡、锶、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