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梁昌洪老师《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系列讲义(十三)
《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学的精神与方法》简介
通过讲述爱因斯坦和杨振宁等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人生历程和科学研究经历使青年学者能初步了解科学家们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此外,本课将在剖析科学大家的研究工作基础上介绍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它是一门人文与理工相结合的课程,希望通过本课不仅能够培养研究生们对科学研究正确的态度,同时也
希望能使同学们在将来的研究工作上获得一点帮助。
主要内容
科学的献身精神
科学的求实精神
科学的怀疑精神
科学的创新精神
科学的团队精神
科学的开放精神
毛泽东的矛盾分
析方法
华罗庚直接法
杨振宁的中西融合法
欧几里得的大演绎
笛卡尔的结合法
彭加勒比较法
费尔马的不等式世界
玻尔的互补原理
博弈论方法
Einstein的革命性思维
科学地发现自己第6讲Einstein的革命性思维(6)Science梁昌洪2008.10.16第四部分十年磨一剑Science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Science――贾岛唐代著名诗人贾岛作品不算多,但却留芳百世。例如他的《渡桑干河》“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而为人最熟悉的“推敲”典故更是出现于他的“僧敲月下门”之佳句。可见,“诗不在多,有‘货’则Science灵。”贾岛所写出的“十年磨一剑”精神,正是目前中华民族要提倡的甘愿坐“冷板凳”的精神,乐于吃苦奋斗的精神和勇于革命创新的精神。――越过1905年的Einstein,他的境况按我们有些人认为的话已所谓“名利双收”。基本上可以坐享其成,做“老佛爷”了。但是Einstein却不然。如果说,1905年奇迹年的五篇论文已使他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端,那么Einstein没令自己喘息,又提出了“登月”计划,而且一做就是Science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