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课程学习
  3. 嵌入式
  4. 西电梁昌洪老师《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系列讲义(三)

西电梁昌洪老师《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系列讲义(三)

上传者: 2022-10-17 21:37:49上传 PDF文件 4.71 MB 热度 21次

《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学的精神与方法》简介

通过讲述爱因斯坦和杨振宁等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人生历程和科学研究经历使青年学者能初步了解科学家们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此外,本课将在剖析科学大家的研究工作基础上介绍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它是一门人文与理工相结合的课程,希望通过本课不仅能够培养研究生们对科学研究正确的态度,同时也

希望能使同学们在将来的研究工作上获得一点帮助。

主要内容

科学的献身精神

科学的求实精神

科学的怀疑精神

科学的创新精神

科学的团队精神

科学的开放精神

毛泽东的矛盾分

析方法

华罗庚直接法

杨振宁的中西融合法

欧几里得的大演绎

笛卡尔的结合法

彭加勒比较法

费尔马的不等式世界

玻尔的互补原理

博弈论方法

Einstein的革命性思维

科学地发现自己

第1讲科学的团队精神(1)Science梁昌洪2007.9.6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流行有这样一句话评价当地的华人:“中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几个人就变成一条虫。”不论上述评价如何刻薄和片面,但是它确实反映了长期封建Science的中国带给炎黄子孙的烙印:形成不了凝聚力,擅长窝里斗。鲁迅先生认为,旧中国的百姓像一盘散沙,这应该“感谢”统治者的“功勋”。他尖锐地指出:Science“他们的像沙,是被统治者‘治’成功的,用文言来说,就是‘治绩’。”前几年,柳传志到我们学校,在向同学们作报告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他说:“在我们中国并不缺乏人才,人才就像珍珠散在地上,我们少的却只是把这些珍珠串成项链的人物。只有把Science珍珠变成项链,才会真正体现每个珍珠的价值。而穿针引线者就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企业领军人物。”Science20世纪的伟大数学发现之一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方程式,即两个脑袋总比一个强。Science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