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通信原理详解
CAN 网络的抗干扰能力是真的强,尤其在汽车、工业控制这些场景,稳定性就是命。最早是 Bosch 搞出来的,80 年代就上线,妥妥的老牌选手了。像发动机控制
、ABS 系统
这些关键模块,基本都靠它在背后通信。
差分信号的物理层设计挺聪明,两根线CAN-High
和CAN-Low
交错走线,抗干扰效果。在那种电磁环境差的工厂、车间,CAN 网络还是能稳稳跑。
CAN 的仲裁机制也蛮有意思的,多个设备抢着发数据的时候,谁优先谁先来,完全靠ID
大小决定,没冲突,也不会丢包,挺智能的。
报文结构也不复杂,标识符
+控制位
+数据长度
+数据区
,小而美,最多 8 个字节,够用也高效。要是觉得数据量不够,后面还有个升级版CAN-FD
,速度和容量都翻倍。
安全这块目前是短板,毕竟它当初就没考虑防黑客。现在不少研究都在补这块短板,比如加密传输、节点认证啥的,工业和车载应用都得注意下。
如果你搞嵌入式开发
、自动化控制
或者车载电子
,CAN 网络是个绕不开的技术。下面这几个资源也挺有料,想系统学下可以戳:
如果你是刚上手 CAN 的新手,建议先看基础结构和报文流程,搞懂ID
和仲裁机制,再试着写点收发代码,慢慢就熟了。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