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无线通讯物流行业例子
### 西门子无线通讯物流行业的应用实例解析 #### 一、概述 本文将基于“西门子无线通讯物流行业例子.pdf”的文件信息,深入探讨西门子无线通讯技术在物流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案例。该案例重点介绍了西门子无线通讯系统在上海邮政通用技术公司承担的桐乡韵达分拣线项目中的实际部署情况。通过分析现场情况、设备配置及遇到的问题,旨在揭示无线通讯技术在物流自动化中的关键作用和技术挑战。 #### 二、西门子无线通讯系统介绍 西门子无线通讯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无线接入点(AP)**:如W788-1RJ45,用于建立无线网络的基础架构,连接至控制服务器。 - **无线客户端**:如W748-1RJ45,用于设备间的数据传输,连接至S7-1200控制器。 - **漏波电缆**:用于传输无线信号,确保整个作业区域内无线覆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接收天线**:如793-4MN,用于增强信号接收能力。 - **功分器**:用于分配无线信号,确保信号强度均匀分布。 #### 三、现场情况与设备信息 本案例中,西门子无线通讯系统应用于桐乡韵达分拣线项目的现场环境如下: - 上位机PC与S7-1500控制器之间的通信,S7-1500控制器进一步控制S7-1200小车运行。 - 使用了一个无线接入点W788-1RJ45和一个无线客户端W748-1RJ45。 - 漏波电缆总长137米,并通过一个功分器平均分配到两端,确保信号均匀覆盖。 - 5G频段的应用,AP通过以太网接收控制服务器的指令,客户端则直接连接至S7-1200控制器。 - AP馈线长度5米,客户端馈线1米,天线型号为793-4MN。 #### 四、问题及解决方案 1. **现场存在的另一个5G信号干扰**:通过调整AP使用的信道从157改为149,有效避免了同频干扰。 2. **AP馈线长度过长导致信号衰减**:建议将AP馈线长度缩短至1米,但由于现场缺少相应馈线未能实施。 3. **漏波电缆信号发射窗口与天线未对齐**:发现安装问题后,要求客户进行整改以优化信号传输效果。 4. **信号强度波动问题**:通过信号记录器功能监测信号强度变化,发现信号强度大多保持在-65dBm以上,但存在局部衰减现象。 5. **802.11n协议改为802.11a协议后的效果评估**:改进不大,说明协议选择并非主要问题。 6. **实际通信性能评估**:实际测试显示,多数情况下PC端ping客户端的响应时间在5ms以内,但仍有少数点超出10ms。 #### 五、存在问题及讨论 1. **刷新时间与客户需求**:手册指出使用无线情况下,PROFINET IO (PN/IO) 的刷新时间最小为16ms,而客户要求的10ms以内是否可行?或考虑使用开放式以太网通信(OpenIE),是否能满足需求? - **解答**:考虑到无线传输固有的延迟因素,满足10ms以内的刷新时间较为困难。使用开放式以太网通信可以降低延迟,但仍需综合考虑系统的整体性能与稳定性。 2. **AP馈线长度缩短的影响**:如果不增加AP数量,仅将AP馈线长度减少到1m,能否显著改善信号强度在部分区域较弱的问题? - **解答**:缩短AP馈线长度有助于减少信号衰减,但能否显著改善信号强度还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评估。此外,还应考虑安装质量和周围环境等因素。 3. **无线应用安装质量的量化评估**: - **解答**:可以通过信号强度记录、信号稳定性测试等方式对安装质量进行量化评估。例如,定期使用信号记录器监测信号强度的变化趋势,分析是否存在突发性信号衰减等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专业软件工具进行无线网络性能分析,帮助判断安装质量的好坏。 #### 六、结论 通过对西门子无线通讯技术在桐乡韵达分拣线项目的应用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线通讯技术在提高物流自动化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针对现场遇到的技术挑战,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针对刷新时间、馈线长度以及无线应用安装质量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仍有必要,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