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微生物岩沉积U成岩演化及储层成因 论文
川西雷口坡组四段发育优质碳酸盐岩储层,但其成因和成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川西14口钻井1,500余张岩心薄片的详细研究,结合岩性、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组合,雷四段共发育11种微相类型以及4种微相组合。值得注意的是,雷口坡组的碳酸盐岩储层不仅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还与其成因机理密切相关。关于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的深入研究可以参考《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研究》这篇文章,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链接。
在微生物岩储集空间的形成过程中,微生物格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形式,同时凝块/纹层内溶孔、晶间孔及裂缝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沉积和成岩的双重控制显然影响了储层的发育,特别是在潟湖中发育的微生物丘结构。有关碳酸盐岩储层的多期胶结作用和压裂改造的技术难点,可参考《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改造的难点及对策》,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相关对策与实践应用。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