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的超时与重传使用233_下载-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第二版
21.5 拥塞举例
现在观察一下数据报文段的传输过程。图2-1-6显示了报文段中数据的起始序号与该报文段发送时间的对比图。它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数据传输的可视化方法。通常代表数据的点将向上和向右移动,这些点的斜率就表示传输速率。当这些点向下和向右移动则表示发生了重传。
在2.1.4节开始时,我们曾提到整个传输的时间约为45秒,但在本图中只显示了35秒钟。这35秒只是数据报文段发送的时间。因为第1个SYN看来是丢失了并被重传(见图2-1-5),因此第1个数据报文段是在第1个SYN发送6.3秒后才发送的。而且,在发送最后一个数据报文段和FIN(图2-1-6中的34.1秒)之后,在接收方的FIN到达之前,又花费了另外的4.0秒接收来自接收方的最后14个ACK。
图2-1-6从slip发送32768个字节的数据到vangogh可以立即看到图2-1-6中发生在时刻10,14和21附近的3个重传。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这3个点中只进行了一次报文段的重传,因为只有一个点下垂低于向上的斜率。
仔细检查一下这几个下垂点中的第1个点(在10秒标记处的附近)。整理tcpdump的输出结果可以得到图2-1-7。在这个图中,除了下面将要讨论的报文段72,已经去掉了其他所有的窗口通告。主机slip总是通告窗口大小为4096,而主机vangogh则通告窗口为8192。该图中报文段的编号可以看作是图2-1-2的延续,在那里报文段的编号从1开始。与图2-1-2一样,报文段根据在slip上发送和接收的顺序进行编号,tcpdump在主机slip上运行。我们还去掉了一些与讨论无关的报文段。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