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T-Linux防危保障机制的实验模型
嵌入式系统论文基于RT-Linux防危保障机制的实验模型摘要:随着嵌入式实时系统在安全关键系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其软件不但要保护嵌放式实时系统的功能性和时间限制,对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大大提高。软件错误的比例大大高于硬件错误,软件错误可能引起硬件误操作,进而直接威胁系统安全。使用防危核可有效防止关键设备误操作。本文以RT-Linux实时操作系统为平台,对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建立安全实验模型,硬件防危核实现技术,为防危保障探索新的实现途径。关键词:防危核安全核实时系统防危策略早在19世纪70年代,为保证系统中的敏感信息不被非法用户恶意破坏和非法访问,Roger Schell和Mitre等人提出了安全核(securitykernel)的概念。安全核将系统中的软件隔离为可信的和不可信的两部分,由可信赖信号负责对不可信部分进行审核,以保证不可信部分不会对敏感数据进行非法和错误的访问。安全核的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中取得了成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安全核基础上,Rushby等人又进一步提出了防危核(safetykernel)的概念,用于防止软件对安全关键设备的非法访问,从而保障系统安全。防危核由一组防危策略和隔离组成,因此,防危策略的完备性和低开销是防隐核可靠和高效的关键。现在,对防危核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介绍我们基于RT-Linux实现的队危核。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1防危核技术防危核关心的是如何保护设备不被非法访问,以避免因对设备的误操作引起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防危核把受保护设备与系统中的其它部分隔离,通过实施防危策略(safetypolicy)对这些设备的访问进行特殊控制。凡是对受保护设备的访问,都必须经过危核的审查,合法者予以支持;反之,则采取相应的出错处理措施,维护系统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