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ARM技术中的嵌入式开发ARM系统代码固化的串口实现
早期的嵌入式程序采用“编程—烧写—修改—烧写”的开发模式,大量的时间消耗在重复烧写芯片上,增加了开发成本和研发周期。 之后发展到仿真器阶段,虽然简化了开发模式,但是由于仿真器与ARM芯片的兼容性等因素,经常会发生程序在仿真器上能正确运行,但是固化之后运行却出现问题的情况。 程序的固化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一般可通过JATG口、网口及串口等进行烧写。相比之下,串口实现更为便捷,更值得推广。笔者在开发1C1T小灵通中继站的过程中,通过编制烧写程序,利用串口将编译后的目标代码发送给 ARM处理器;由ARM处理器内部的监控程序将目标代码写入片外Flash,实现程序的在线烧写。这样不仅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