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究 基于盘点机的生产现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pdf
针对生产现场基础数据的采集、传递、(预)处理操作,提出了基于盘点机的自动识别、处理方法。首先,基于各部门间对基础数据处理过程的需求分析,构建了系统实施框架,并以条形码为标识,进行信息编码设计。其次,划分了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并进行了详细流程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HTBase语言在盘点机上开发了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实现了在生产现场通过盘点机对成品的采集、组码、修改、查询、确认及传递等功能,为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提供实时、准确、可靠数据。2242008,44(22)Compuer Engineering undl Applicaion.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确定生户班次广首位件描厂扫描输入HTBase程序开发和运行分为两个过程:第一,PC机上的生成坯程序开发及调试运行;第二,在IT上继续调试和运行。确定坯容量逐条扫描手动输入(2)PC机上的程序开发及调试运行下线扫描程序①利用 FOXBASE调试标准排除程序逻辑错误察看坯内条凸利用 FOXBASE建立程序需要用到的数据库,用文本编辑编辑坯→定位坯→向坏内添加条件器建立 TEAse应用程序。通过 OXBASE进行调试,排除程序逻辑错误,得到一个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功能正确的程序的大从坯内删除条码致框架。图3产M下线扫描过程②根据需要加入 HTBase扩展语句和函数扌描输入在①的基础上,加入所需的扩展语句和数,如屏幕语句扫描峭认显示坯号用以改善界面;通讯语句用以调用文件通讯服务器;数据库定出库扫描手动输入义话句和其他编译指令等等。确认程序③编译 HTBase程序查看结果已确认坯数量用 HBC.EXE编译PRG程序,生成HTBa目标代码HTP。图4产品出库扫描确认过程④在PC机上利用 HTBase调试运行错误按照上述3步,可以生成可执行文件ITP,采用命令行方入库盘点模块选择式运行 TBase progl扫描确认将执行Tog1HITP反复进行调试,直到获得止确运行过程。(3)在mT上继续调试和运行描输入坯号手动入号①下装 hTBase目标文件(HT)和必要的数据库文作到HT盘点机显示包含的压缩机条码利用H盘点机上主控制台的文件服务器及PC机端的通图5产品入斥盘点确认过程讯程序,可以将 HTBase标文件和必要的数据库文件下载到成品岀库质管扫描确认过程:质管将徴机上确认的信息下HT盘点机上载到盘点机中,按照出库单,作发送到客户前的最终确认,如图②在HT上运行 HTBase程序6所示。在主控制台屮执行程序子项中选择数据库应用程序HTP,即可执行出厍质管盘点模块选择(4)数据上传与下载HT'盘点机与PC机端连接,实现数据的上传与下载,既可数据库下装以通过RS-232方式,也可以通过高速红外通讯口方式。而通扫描确认讯需要借助于些参数的设置。图7为盘点札与PC机的通讯程序界面。其中 Activex控件封装了通讯功能,界面屮包含波扌描输入坯号手动输入坯号特率、通讯端凵等参数应兰德手电脑讯程序v2,1旧区显小包含的压缩机条码HI文件通讯HT时间设音计THT2300图6出库质管盘点确认过程曰霤珍HT郢径52盘点机程厅开发和运行过程pC和HTBase语言结合了 DBASE和 OXBAS语言的特点是配合H系列盘点机在数据采集领城的应用而开发的语言。goNo DCa本系统在下位机的程序开发采用该语言列目录也H剩分内存(1) HTBase的系统纠成①HT掌上电脑端PC机L更讯[Com-]F机波标率13F机序列妈号HTBase reX:固化在H的ROM内可执行的解释程序,JC下用于解释执行HTP后缀的 HTBase程序代码*HTP:用户开发的程序经编译后的代码文件。出E图7盘点机与PC机的通讯程序界面2PCHTBase. EXE:在rC上运行的 ABAse解释程序,也可在些更为复杂的功能需要将盘点机获得的基础数据上传HT上运行。釗微机条形偶管理系统中作进·步处理。如组装入库操作,组HBCEXE:在PC上运行的 HTBase的编译程序,它将*PRC装下线人员需要将组装单元压缩机办理入库手续,入库给成品文件编译成*HTP中间代码程序。库房人员时,通过盘点机上传,进入组装入库选择界面,选定需*DBF文件:利用 OXBAS建立的数据库文件。要进行入库的床缩机所在的坯,生成入库单,然后打印相应单PBG文件:用户源代码文件。据。如图8所小张德珍,张子芳,余伟,等:基于盘点机的生产现场数据采集改处理系统2008,44(22)225扫描首条码盘点下日斯z量九他8099558859001141080995588590011411组坯(自动生成B551013B205-3-7B353014B20.52对小条码动首尾扌描生;180998090145+B05A0015-3-2224成l1 l4 el r8099558859(01142()80995588590011421分1CN万331根扫描尾条码系号下图9成品及其组坯盘点示意图图8组装入库界面传递等功能。生产现场的实例表明,本文开发的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可行有效6成品组坯盘点实例成品下线扫描组坯按首尾扫描方式,分别扫描首条仍参务文献:80995588590011410,尾条码809958590011421,若无断码,[I] Janak Singh.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flow within the supply则按照功能模块1在盘点机上自动生成中间条码。进而纠坯生chain[J).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996, 9(4): 28-30成大条码BO5AI0021IA。成品入库盘点确认过程,扫描大条|2ZhuY, Shasha d. StatStrea: statistical monitoring of thousands of码,按照功能模块3,在盘点机上显示包含的压缩机,并与实物data streams in real time C/proe of 28th Int Conf on Very Large进行盘点比对,验证有无错误包装。具体过程如图9所示。Dala bases,2002:358-369.[3]周明屮,垄俭数据流管理系统综述[J计算机工程,206,32(2)7结束语10-12.系统实施框架以及各功能模块的流程没计,能够满足以盘N黄伟便携式仓储盘点机硬件及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人连:大连理工人学,2005点机为移动媒介的各部门对基础数据的采集及处理需求。条形5]秦开涌,胡业发,丁硫峰条形码技术在生产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码编码设计有效体现了基础数据的诸多信息。基于 hTBase语用肌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23):206-208言开发的盘点机程序实现了对成品的采集、组码、修改、查询及(6刘宝林,廖智 FOXBASE实用大全M北京:电子T业出版社,1992(上接215贞)[2]张学军基丁平衡计分卡的FRP绩效评价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5):31-33+“+mg2),H(A4)=(7×1g1+2=1=)3]李雪萍试论层次分析法在信息系统评价中的应用小情报朵志2006(6):70-75GFA4(41)=fH(A)-H(A-{4)=log2,SGF4-(A2)=4]汪培庄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Ⅵ].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H(4)-H(A-NN”2,SGF(A3)=H(A)-H(A-1y)=15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郭京福,杨德礼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综述小人连理工人学学报2lg2.4)(A4)=H(A)-H(4-14)=210g2,u(A1)=0.4,1998,38(2):236-241I7]王宗军.基于BP神经网絡的复尔对象系统多日标综合评价方法0(A2)=0.2,o(A3)=0.2,o(4)=0.2。及其应用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5,16(1):25-31(5)根据_级和二级指标权重以及每个对象在对应指标下(8]黄光明,张巍基于 Rough Set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计算机程与应用,2004,40(2):36-3取值由公式F=∑∑(o(a)Flo(A)可以计算出U=an,yx,p91 Pawlak 7. Rough sets theoretical aspects of reasoning about data[Ml4,3,un,2,3,l}中9个对象的评价值分别为:3.54826,2662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194,294826,3.34826,2.52586,3.64054,2.6336,249654,3440440 L1O] Nguyen J Classilication based on optimal feature extraclion and54。由此得到对象最优,对象t1第二等等。the theory of rough sets[D].SDSU, 1995lll Pawlak Z. Rough se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data analysis[]4结束语Cybernetics and Systems: An Internalional Journal, 1998, 29(1)661-688本文利用粗糙集理论对CA课件进行综合评价.克服了以[】]张文修,吴伟志,染古业,等粗糙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往诸多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使得对CA课件的评价更加科版社,2001学、客观,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3]王国胤 L Rough集理论与知识获取[M两安:西安交通人学出版社,2001参考文献:14庞庆华CA课件的灰色模糊淙合评价模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l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007,24(11):218-221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